在我国,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泌尿系肿瘤中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目前,上海发病率在国内最高,达到32/10万,北京约为19/10万,广州约为17/10万。由于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且疾病早期表现隐匿,面对这样的恶性疾病,预防最重要。专家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只要早发现并及时接受治疗,治愈率可达95%以上。而有家族病史者,40岁以后最好每年做筛检。但针对年纪更长的老年男性,继续定期筛检的必要性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美国前列腺癌确诊数与死亡数出现极大差距
在美国,2011-2015年间,每年每10万名男性中,有112.6人被诊断患前列腺癌,因此死亡的却仅有19.5人,但是这样的死亡数还是太高。而死亡数与确诊数中间存在极大的差距,原因出在年长男性前列腺癌的过度诊断。不过幸运地,过度诊断问题开始逐渐减少,因为医生正慢慢放弃让年长男性做前列腺癌筛检。
年长男性过度诊断问题
根据许多专家看法,对年长男性进行前列腺癌筛检的伤害会大于好处──对某些男性,他们错误地对与癌症无关的血液中高摄护腺特异抗原数值感到惊慌,而对其他男性,筛检导致过度诊断,也就是检查后发现了成长速度非常缓慢的癌细胞,而事实上它们即便没被侦测发现,也不会造成发病或是死亡。因此,太过积极的摄护腺筛检会让许多男性出现焦虑,并经历不必要且造成麻烦副作用的介入治疗。
目前专家都建议初级照护医师应该降低对年长男性摄护腺筛检的频率与强度,根据刊登在健康事务期刊中的一篇研究,自从2008年调整筛检指引的建议后,检测摄护腺特异抗原数值的75岁以上男性已大幅减少。